溧阳市律师

咨询电话:13401498448
章继业律师 律师执业证:13204200910135311
执业于江苏名扬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合伙人。专注于:刑事辩护、离婚纠纷、合同债务、交通事故。......【MORE+】
快速咨询
最新文章

合同中哪些条款触发终止条件?

合同中哪些条款触发终止条件?1.违约条款:当一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如未按时履行义务、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标准等,且该违约行为达到合同中事先设定的严重程度时,另一方有权依据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终止合同。 2.合同目的达成:如果合同明确约定其有效期至某一特定目的实现时终止,一旦该目的达成,合同即自动终止。3.不可抗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90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不可抗力持续使得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任何一方可主张终止合同。4.协议终止: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提前终止合同,这通常需要书面形式确认,并对终止后的权利义务做出安排。5.法定解除: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出现法律规定的情形,如一方延迟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合同目的因对方行为无法实现等,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解除合同。【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特别是第562条至第592条,涉及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由《民法典》替代,但在解释具体条款时仍可参考)何种不可抗力可触发合同自动终止?1. 定义与构成要件:不可抗力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无法预见性、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服性。这意味着事件的发生超出了合同双方的合理预期,且双方即使采取了所有合理的预防措施,也无法阻止其发生或克服其后果。2. 合同约定:首先查看合同中是否有关于不可抗力的具体约定。许多合同会包含不可抗力条款,明确列出哪些情形被视为不可抗力,并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是否允许合同自动终止或暂停履行等。3. 通知与证明义务: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证明不可抗力事件的存在及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4. 尽力减少损失:即使存在不可抗力,当事人也应尽力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5. 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认定:在双方对不可抗力的认定或处理有争议时,最终是否构成不可抗力以及是否导致合同自动终止,往往需要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由《民法典》替代,但原第一百一十七条内容与上述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相似) 原则上规定了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虽然该法已被《民法典》取代,但基本原则和精神在《民法典》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何种不可抗力可触发合同自动终止,需综合考虑不可抗力的实际影响、合同约定、当事人的通知与证明义务履行情况,以及必要时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认定。实践中,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战争、政府行为(如疫情封锁措施)等常被视为不可抗力事件,但是否足以导致合同自动终止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同终止条件的触发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确保合同终止过程的合法性与公平性。作为合同双方,应充分理解并重视合同中的终止条款,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不当终止合同而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在处理合同终止事宜时,透明沟通、友好协商往往是解决争议、减少冲突的有效途径。... 【MORE+】

终止合作时资产如何清算?

终止合作时资产如何清算?1.启动清算程序:合作终止后,首先应根据合作协议中的解散与清算条款启动清算程序。若协议中未明确,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适用于合伙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适用于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2.成立清算组:根据法律规定,应成立清算组负责整个清算过程。清算组成员可由合作方共同指定或依据法律规定产生,负责财产清理、债权债务处理等工作。3.资产评估与债务清偿:清算组需对合作期间的所有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知识产权等。同时,需核实并确认所有债务,按照法定顺序优先清偿债务,通常先是清算费用、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其次是税款和其他普通债务。4.剩余财产分配:在清偿完所有债务后,如有剩余财产,应根据合作各方的投资比例、协议约定或其他合法依据进行分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五条至第九十二条,规定了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至第一百八十八条,详细阐述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与清算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及违约责任的规定,为解决合作终止时的争议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股权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股权纠纷是指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股东之间或者股东与公司之间因股权的取得、行使、转让、收益分配等事项产生的争议。解决此类纠纷的途径多样,既有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也有通过仲裁、诉讼等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定程序。具体如下:1. 协商解决:这是最直接、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根据《民法典》第509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解决股权纠纷。协商应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原则,尊重各方合法权益。2. 调解:当双方无法直接达成协议时,可以寻求第三方进行调解。根据《人民调解法》第2条,股权纠纷属于可调解的民事纠纷范畴。调解机构可以是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组织或人民法院设立的诉前调解中心等。调解成功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经双方签字后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3. 仲裁:如果股东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选择将股权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根据《仲裁法》第2条,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具有保密性强、程序灵活、专业高效等特点,且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效力,可直接申请法院执行。4. 诉讼:当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均无法解决问题时,股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其中包括股权纠纷。诉讼程序严谨、公正公开,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509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修订) 第2条: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3.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4年8月31日通过) 第2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年6月27日修正) 第3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终止合作时的资产清算是一项复杂且敏感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公正透明,保障各合作方的合法权益。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清算过程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纠纷。通过专业指导,可以更加高效、平和地完成清算工作,为合作关系的顺利结束画上句号。... 【MORE+】